close
「國片」兩個字不知不覺被貼上了符號與標籤 代表的是一種:藝術、沈悶、低成本、小卡司、很快就可以租到錄影帶、或有線電視很快會播出、國外影展都會得獎,台灣卻沒有票房…,現在的「國片」給人是如此印象的台灣獨立製片。 什麼時候「國片」在國語辭典中的註解已經變成這樣?這樣的註解深刻移植在全台灣人的腦海中,讓大家聽到「國片」就沒有興趣。 除非導演夠棒、夠國際,除非演員夠屌、夠有人氣,只要稍稍碰上好萊塢的邊都好。 即使有國外影展獎座加持,即使再多名人為這部電影掛保證,即使真的有超棒的行銷計畫,大多數的台灣人就是連那小小的200元都捨不得花,在7-11為了收集HELLO KITTY,隨便花的大概都不只200元吧。 我想口口聲聲說要支持國片的扁政府,也沒有幾個官員會真正掏出錢來走進戲院,因為那是應該要邀請他們來看。今天「國片」的是誰的問題?沒有答案…這已是一個惡性循環! 國片比不上好萊塢的大製作,沒有大成本、大卡司,慢慢的只剩下有夢想的導演繼續努力,鍥而不捨的拍出他們心目中夢想的電影,但因為眼界太小,漸漸被歸為藝術電影,大部分也只能算是導演心目中的電影,這畢竟很小眾又不夠商業。 偏偏藝術電影不夠商業,宣傳力不夠,廠商更不願支助,於是更加沒有經費拍攝出好電影。到後來藉著那少少的輔導金,在資源極為有限的環境下,電影越來越無法有驚人的表現,不斷的惡性循環,觀眾也不願走進戲院,這樣就算真的有人自己努力集資拍攝大手筆電影,也很容易被淹沒,甚至於因為背上「國片」兩個字,而不被注意與重視。 電影在台灣已經是藝術,而不是產業,希望國片起死為生,政府說很久了,就像傳統藝術在台灣何嘗不也面臨到一樣日落西山的困境,連雲門舞集都幾乎無法生存,空有政府搬的一堆獎又如何,沒經濟效益,沒辦法生存,藝術就什麼都不是。 電影是國家行銷國際很好的廣告片,當一部名揚國際的電影被肯定時,國際上自然就認識台灣了,就如李安導演揚名國際,全世界都知道他來自台灣。可惜台灣政治除了亂還是亂。事實上如果台灣從各種政治方面,始終無法讓台灣在國際立足,那利用電影藝術來讓國際肯定,未嘗不是好方法。 這兩年我們受邀參加很多新聞局、文建會舉辦的創意產業的座談會,永遠都在唱高調,空談政府要怎麼來幫助創意產業。光是以韓國振興國家經濟與電影、戲劇工業的案例,就不知道聽多少官員、學者重複提了又提,說了半天,新聞局長一個接一個換,永遠也看不到落實的部分。 另外官方座談會常常拿霹靂布袋戲來代表傳統創意產業成功的案例,鼓勵傳統藝術團體走出創新,事實上,很多劇團根本連吃飯都有問題,因為觀眾的流失,他們又如何有能力去轉變,經費永遠是某些政商關係良好的劇團得到,而事實上霹靂布袋戲從早期黃俊雄布袋戲被新聞局禁演之後,一度無法生存,能有今天也是靠自己拼出來的,似乎並沒有從政府那裡得到什麼幫助。 挽救電影、戲劇、音樂、表演…等各種文化藝術產業,可以從許多地方著手,提出幾個自己的淺見,也許能有更多朋友一起來為台灣藝術努力,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挽救。 「教育」應該是第一個根本,許多國家都是從小就培養孩子們欣賞藝術的能力,教育如何欣賞美的事物,教育如何尊重智慧財產權,教育民眾使用者付費,走進戲院欣賞藝術者的心血創作。只可惜台灣教育什麼都不會教,不但文化日漸衰退,也讓台灣藝術被盜版消滅。從基本教育開始,讓恐怖的國片惡夢,從民眾的生活辭典中消失。 「國家出資當老闆」:拍電影不是賠本生意,應該比軍購來得有意義,只要花不到軍購經費的千分之一,或是高鐵經費的一小部分,台灣也有能力拍出媲美好萊塢的電影,因為台灣電影除了缺錢,什麼都不缺,人才、創意,相信我們不會輸給國際。藝術不能論斤賣,可惜電影不是有導演、有機器、有演員就能拍,什麼都要錢,行銷宣傳更是可怕的支出,電視、公車…各類廣告,那一樣不要錢,一檔30秒電視廣告至少10萬元起跳,政府投了一堆置入性行銷來宣傳自己,也不見拿一點點來宣傳台灣電影與文化藝術。可惜國家沒有時間來注意這一部份,如果阿扁總統願意賣出個人名下五千萬的股票,就能拍攝出一部好電影,甚至還有機會利用電影到國際宣傳良好的台灣形象。 「國際知名的台灣人主動支持國片」:如果廣受國際或亞洲市場青睞的台灣藝人,願意主動回來台灣幫助國片,願意以更少的價碼與國片一起努力,也許完成屬於台灣電影的夢,走得會更容易。不知道哪一天李安導演願意推薦八大影業,來拍攝大製作的台灣電影。 「媒體更有良心的報導」:請媒體記者大人們高抬貴手,不要老是幫倒忙,請媒體來協助宣傳,焦點永遠都是模糊、與主題不符,一點誠意都沒有。除了公關票、公關品一定要給之外,寫出來的報導總是男女主角的緋聞,或是演藝界的八卦,一定要寫腥羶色,電影有多好一律不寫,搞不清楚記者到底是看了電影沒有?還是都在睡?難道都要像「天邊一朵雲」努力強調色情話題來博版面,媒體才會用力報嗎?如果每部電影都有當初「天邊一朵雲」的新聞版面,相信很多好電影是不會被淹沒。 相信挽救台灣電影台灣藝術,有許多很好的方式,可惜都不是立竿見影的作法,因為缺乏有魄力的支援者,政府也好、財團也好,只要有人願意出來支持,台灣電影與藝術是有希望的。今天瞿友寧導演拍攝的電影「英勇戰士俏姑娘」即使受到”知道”的觀眾強力好評,但走在西門町街上的大多數人,應該都搞不清楚這是在做什麼的吧!包含近來推出的多部國片,都遭遇到一模一樣的問題,多少台灣電影重複上演曇花一現的劇情。 大家即使都為台灣電影憂心,口頭上都說要支持國片,但是實際行動的觀眾還是那麼的少,殘酷的票房不斷的打擊著台灣原創者,如此再繼續下去,以後拍電影可能變成傳奇了。 好萊塢多的是爛片,精彩的預告片將觀眾騙進戲院後,才發現精彩的就只有預告片,這樣的笑話不斷上演。所以在我心中沒有國片、日片與西片的分別,只有好電影與爛電影,即使免費我也不願看爛電影,但我願意花錢去欣賞一部好電影,那怕是一部小朋友自己拿DV用心拍攝出來的小短片,只要夠好、夠精彩,就能夠感動我。希望所有的觀眾不要再去管「國片」這兩個無意義的字眼,認真去發現真正的好電影,支持好電影。 小熊&麻吉小兔 by 2006.02.28.清晨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